• 《未來城市現在式》城鄉進化中的建築實踐經驗

    本所蘇重威建築師7月8日應新聯陽之邀請,以「未來城市現在式」為主題,在新聯陽實業月會中發表專題演講。 蘇建築師以馬可.卡薩格蘭(Marco Casagrande)的「第三代城市」(The Third Generation City)為開場----當人們經過長久的工業革命之進化變遷後,必將反璞歸真,重新思考城市與環境的關係,尋求文明與自然之間的共生法則,這些建築想法被實現落實之後,成就了今日的第三代城市涵構。 也就是說,今日的城市來自於昨日的建設,而未來的城市啟始於現在的想像,蘇建築師展開從台北至桃園的宏觀地圖,細說本所穿越昨日、今日,至未來的建築足跡,透過桃園近40年的發展歷程及JJP執業經驗為實例,以都市規劃的角度切入建築設計的觀點,經由區域建設的開發與整合,有效刺激了城鄉周邊的茁壯成長,從本所近40年來的建築脈絡中,嘗試形塑桃園的未來面貌。 蘇建築師並回應後疫情時代的趨勢大膽提出預測,並強調建築的實踐在於追求更美好的未來,在反思的餘韻中結束此次的精彩演講。  深入閱讀

  • 《design for the future》設計創意的全面提昇

    知名社群網路平台「T客邦」邀請本所以”新科技如何為建築設計產業帶來新風貌”為主題接受訪談,全文已於6/17刊登。 本次透過MSI客製化主機的實際測試,由設計副總監曾彥智帶領本所年輕團隊接受訪談,導入本所正在進行的建築個案,經由專業軟體的驗證,從建築設計、物理性能、建築彩現、參數式模擬等面向,提出使用經驗之回饋與建議,供專業設計者參考。 面對多元化跨領域(Cross-domain)的整合年代來臨,本所之設計工具也隨著日益嚴苛的挑戰而調整,除了以創新的建築設計作為引領產業的核心之外,更必須具備全領域的視野與數位操作的專業能力、關懷社會並尊重環境資源,以此高度跨出建築的藩籬,達成實踐設計的跨界夢想。 相關連結: T客邦採訪全文  深入閱讀

  • 《傳承在地情 ‧ 璀璨創新局》「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總部大樓」往夢想前進

    由本所負責規劃設計,地處民權東路與中山北路交叉口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總部大樓,於6月12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本案為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在台復業之第五代總行,更是55年來的最大工程案,於2011年啟動重建專案,基地面積約705坪,預計興建地上16層地下4層之現代商業大樓,預計2023年完工。 全新建築規劃融合人文美學與現代工藝之理念,其耐震係數更高達法規之1.5倍,以超耐震之規格來展現室內跨距27米無柱之辦公空間,並配備制震器及結構安全監測設備系統。外觀設計採用鑽石造型之概念,經由斜交幾何圖騰與淺色金屬質感玻璃的相互搭配,創造現代科技和前瞻外觀;夜間透過照明計畫呈現時尚與簡約的氛圍,展現鑚石的璀璨光芒,象徵堅固永恆的企業形象,傳達現代環保及智慧省能之意象。外牆框架除了展現工藝美感之外,並烘托出位於高樓層的員工餐廳與空中花園,與地面層的景觀中庭之落瀑水濂相互呼應,展現設計之巧思與細膩。 相關連結: 聯合新聞網 準建築人手札  深入閱讀

  • 《人本建築的實踐旅程》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邀請演講

    本所創辦人潘冀建築師應「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之邀請,於6月11日至台中林酒店發表演說。 潘冀建築師以「建築,是一場實踐人本夢想的旅程」為開場,闡述本所團隊秉持著服務人群與環境和諧的理念,從台灣在地的建築創作中,融合人文關懷與科技工藝,為環境留下友善的足跡。當天分享的作品包括位於台中地區的《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台積電十五廠》,其中甫剛完工落成的《巨大集團全球營運總部》結合台中知名的自行車產業文化,以「品牌構築」的角度切入,經由建築設計來塑造企業形象的品牌價值,展現從「產品行銷」提升至「文化構築」的層次中,建築需要面對的多元議題與挑戰。 當天與會人士皆為台中地區建築相關之業者及開發商,透過協會的議題關注建築與社會變遷之脈絡。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邱名仕並以潘冀建築師的暢銷著作《人生基本功》邀請潘冀建築師簽名留念,潘冀建築師並回贈本所第四本作品集《人本建築》及《六月號ta台灣建築雜誌》。其中《人本建築》一書藉由專業評論、教授訪談以及經典作品之論述,從跨越37年的建築作品中看見潘冀建築師的設計理念、經驗傳承與未來視野;而《六月號ta台灣建築雜誌》由潘冀建築師督導、本所擔任該期主編,以「建築的專業、傳承與永續」為主軸,邀請國外知名的事務所,分享他們在國際舞台及台灣的設計經驗,包括Zaha Hadid Architects的全球演繹、RSHP對於在地文化的理解與適應、MVRDV從環境中找出主導議題,內容發人深省,值得再三品味。 演講之後討論熱絡,以跨界互動與世代交替的角度,與台中好朋友分享工作經驗,讓本場演講呈現更豐富的多樣面貌。   相關連結: 中時電子報  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官方臉書〈活動實況一〉 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官方臉書〈活動實況二〉  深入閱讀

  • 世代傳承與永續的建築實踐《ta台灣建築》六月號客座編輯前言

    「適者生存」的物競天擇道理,其意義並不是在於弱肉強食,讓弱者被淘汰,而是在於如何裝備自己,提供更多更好的貢獻,發揮我們對人類、對地球、對文化的影響力,減少後人需面對的苦難。 我所相信的建築也是如此,透過世代傳承與永續實踐,彰顯建築的專業價值,站上更能發揮貢獻的高度與視野。」-----潘冀 2019年9月JJP收到了《台灣建築雜誌》邀請,擔任本期客座編輯;捫心自問,JJP經歷了快四十年的建築淬煉,要以何種角度來看待建築?聚集了接近300名專業夥伴的目的是什麼?這無關建築作品呈現、規模大小,也無關個人對建築好惡,而在於建築的信仰與價值。深入討論之後,決定以「台灣建築的期待與希望」之角度切入,定調「建築的專業、傳承與永續」編輯主軸,呈現如下: 首先,以台灣接受建築啟蒙,受過國外建築師專業養成的潘冀、蔡元良、張景堯三位不同世代建築師,淺談自身建築實踐、對台灣建築傳承的看法與期待,為本期拉開序幕。 接著,切入「專業」議題,由JJP邀請國外知名事務所,分享各自在國際舞台及台灣的設計經驗,包括Zaha Hadid Architects的全球演繹、RSHP對在地文化的理解與適應、MVRDV從環境中尋求主導議題,過程中原本安排德國gmp資深合夥人來台與潘冀建築師談論亞洲實踐經驗,儘管計畫因疫情作罷,德國朋友仍堅持承諾寄來了書面稿件。這些素負盛名的國際事務所在邀稿中展現的專業與執著及多方確認,再再顯示對台灣讀者與建築同好的重視,以及專業分享無國界的積極態度。 緊接著是「傳承」,由另一場gmp與JJP對談開啟,兩位主持建築師Marc Ziemons與蘇重威,以建築夥伴的感性口吻暢談文化差異下的全球挑戰,回應序幕中的三位台灣建築師的建築實踐經驗。 話題一轉,進入「永續」篇章,以《建築關鍵字》呼應下一個世代的思維;邀請建築學者(龔書章/漆志剛)與建築師(林芳慧/蘇重威),透過網路直播、現場問答傳達屬於這個世代的獨特語氣,全程收錄社群網站,開放自由掃描閱讀。另一組對談則是邀請HKS Architects與JJP主持建築師張曉鳴接棒,分享對跨領域的研發、轉折、過程與成果。之後藉由三位建築師的建築理念,批判性的實踐(林友寒)、與自然相遇的學習(林柏陽),建築本質的探究(潘冀),讀者可從不同的心法中體驗建築。最後,羅時瑋老師以學者觀點,聚焦世代變遷中文化構築及台灣建築地方性。終究,建築實踐是在歷史的洪流中進行,從過往的省思中昂首,往建築的未來前進。 這就是JJP編輯團隊與讀者分享的建築體驗。 相關連結: 六月號《ta台灣建築雜誌》編輯手記/雜誌社總監 黃長美建築師  深入閱讀

  • 《國際品牌的文化構築》巨大集團全球營運總部

    建築師雜誌五月號刊登本所設計之「巨大集團全球營運總部」,並以封面的形式與讀者見面;同期評論並以「品牌構築」的角度,探討本案經由建築來塑造企業形象的品牌價值,從「產品行銷」提升至「文化構築」時所需要面對的多元議題與挑戰,內容值得再三品味。 「巨大集團全球營運總部」位於中部科學園區大度山腳下,建築以雕塑體為設計出發點,傳遞企業機械科技形象之速度與流動感。外觀以線條流暢造型及綠建築設計,呼應自行車簡單活潑、自然環保特徵。高聳醒目研發大樓搭配圓弧低調自行車文化館,打造具有高度辨識性之企業總部,並彰顯其全球營運指標地位。   相關連結: 「巨大集團全球營運總部」設計說明 建築師雜誌五月號《作品報導》 建築師雜誌五月號《評論》----品牌構築 2020實構築官方Facebook粉絲團 / 巨大集團全球營運總部  深入閱讀

  • 《凝聚動能的雋永雕塑》 2020實構築講座「巨大集團全球營運總部」

    2020年「實構築」建築設計展於3月21日至5月3日在台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展出,本所「巨大集團全球營運總部」獲邀參展,實構築周末講座於4月18日在園區戶外廣場啟動,由本案專案經理李大威建築師代表本所進行專題講座與作品導覽。因應新冠病毒防疫措施,每場戶外講座限額25名觀眾報名參加,FB臉書社群頻道同步直播,當天巨大集團溫絮如幕僚長與麗明營造廖學本處長均蒞臨現場,加入座談行列,進一步闡述設計理念與過程,從探索與融合的實踐經驗裡,找尋屬於台灣本土且與世界接軌的建築夢想。 「巨大集團全球營運總部」透過展現速度與流動的建築雕塑,詮釋台灣在地精神與國際脈絡的交流互動,經由現代技法的工藝實踐,呈現尊重人群與環境和諧的永續傳承。秉持著「實構築」建築設計展之傳統精神,本參展作品以整體建築模型、剖面設計模型、單元構造模型來呈現本案之核心理念,並搭配相關設計圖面、施工記錄及完工照片,讓參觀者一窺建築實踐的真實歷程,從腳踏實地的面對現實挑戰中,傳達本所「創新、服務、執行」之不變信念。 相關連結: • 2020實構築官方FB粉絲團/巨大集團全球營運總部 • 「巨大集團全球營運總部」設計說明  深入閱讀

  • 《基石上的油桐花》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試營運

    本所設計之「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歷經6年的設計及興建,於2020年4月23日舉行試營運,本案採行BOT方式,由新北市衛生局委託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興建經營。 本醫院為地下3層、地上15層,設有39個醫療專科,總床數達一千床之教學級綜合醫院。為了落實人本醫療精神、平衡在地照護資源,本案以都市轉型之新地標為概念,導入在地文化之區域特色,塑造具溫暖活力色彩之全新醫院形象,猶如基石上的油桐花。設計內容符合黃金級綠建築、銀級智慧建築、BIM等相關先進理念,使整體醫院環境具有「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正向能量,並榮獲第三屆新北市都市設計大賞之《規劃設計類》特別獎。 本醫院完工後將成為區域教學級的綜合醫院,提供土城、樹林、三峽、鶯歌等鄰近地區民眾的在地醫療服務。 相關連結: 聯合新聞網 中時電子報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全球資訊網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BOT」設計說明    深入閱讀

  • 《生命之環》中鐵佰和佰樂(巢湖)健康養老園區

    由JJP團隊設計,合肥中鐵四局集團傾力打造之「中鐵佰和佰樂(巢湖)健康養老園區」,日前一期已正式投入運營使用,獲CCTV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安徽電視台公共頻道《養老進行時》等欄目以專題形式深度報導。 「中鐵佰和佰樂(巢湖)健康養老園區」以適老化建築爲載體,無障礙廊道串聯康養設施,有機結合自然景觀,著力營造"田園養老"的小區環境。整體規劃設計順應中國傳統文化,借助雲端智慧醫療科技,打造多層級連續性照護體系,滿足長者從自理、半自理、失能 失智直至臨終關懷的全生命周期康養需求。 園區內半自理公寓床位數約1,600床,護理公寓床位數120床,家庭式護理公寓床位數220床,失智公寓床位數約80床,提供養生輕食、居家照護、醫療護理等服務;全科醫院床位數80床,門診同時為附近居民的健康提供照護,實現醫療設施的互利共享;全區共計約2,100床,致力成為中國養老服務第一品牌。   相關訊息: CCTV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 安徽電視台公共頻道《養老進行時》    深入閱讀

  • 《#_Architecture_?》建築關鍵字的跨「疫」相見

    本所擔任ta台灣建築雜誌2020年六月刊之客座編輯,一系列邀稿與對談正進行中,其中唯一一場對外公開的建築對談,於4月11日在社會創新實驗中心-中庭走廊舉辦,邀請到龔書章、漆志剛、林芳慧老師及本所蘇重威建築師,由《準建築人手札》創辦人楊恩達擔任主持人。 本次建築對談承接ta台灣建築雜誌2020年六月號「世代傳承與永續建築實踐」之主軸,恰好遇上全球疫情的關鍵時刻,改以新型態網路直播的型態來呼應時代變動下的建築思維,對談中取消傳統之論述模式,改以關鍵字#Architecture為對談串接,由主持人機動拋出議題,讓現場與網路同時發聲,尋求世代的共鳴與回應。 網路直播期間吸引無數建築同好上線發問留言,這些討論議題與意見將會收錄到ta台灣建築雜誌2020年6月號、準建築人手札、JJP Facebook及YouTube頻道中,歡迎鎖定ta六月刊的發布以及後續記錄。 相關連結: JJP Facebook JJP YouTube   準建築人手札  深入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