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創新的產業園區》西安環普國際科技園三期啟用
2021-11-08西安環普國際科技園位於西安軟體新城內,JJP負責第三期建築設計,為該產業園的點睛之作。三期建設受限於全區開發經濟指標之控制,同時用地存在地裂縫東西橫穿,須嚴格遵守退縮要求;僅剩1萬平方公尺的建築面積,要滿足近12萬平方公尺的建設開發,如何降低量體對環境衝擊並提供良好舒適的開放尺度空間,是本案設計的挑戰。 設計綜合考慮功能使用、開發時序、以及新城天際輪廓線等各方因素,規劃北高南低、採多層庭院形式。垂直堆疊的建築形態統一而富有變化,呼應核心區域——不僅獨立為“園”,而且向心構“城”。共用中庭均質交錯分佈在建築中,後疫情時代確保辦公人員都能享有開放的戶外空間。整體規劃設計以標準化和模數化為原則展開,兼具多層的舒適尺度與高層的經濟效率,亦滿足數位化、信息化、多樣化之功能需求。 三期運營後園區最高規模將可達3萬餘人,高效彈性的佈局形態,涵容多元活動交流的平臺,以及舒適優質的辦公環境, 將西安環普國際科技園打造成為區域創新智慧園區之標竿。 深入閱讀
JJP Design Forum NO.104丨范蓓蕾:在自然中生長
2021-10-272021年JJP Design Forum邀請獨立女性建築師,從她們的視角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女性的世界不應該只有感性生活的限定,也充滿智慧、勇氣和理性,她們打破界限、嘗試、思考、突破,並“喚醒設計的另一面”。 本期講座邀請到亙建築事務所合夥人、主持建築師,一級註冊建築師范蓓蕾,她曾任天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的設計課程客座評審,亦曾受邀在東南大學、香港大學上海學習中心、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TEDx等知名院校和文化機構舉辦學術講座。 此次演講將以《在自然中生長》為主題,回顧亙建築事務所的建成作品,展現建築師如何推動每個專案的設計進程;分享建築師的思考,解讀建築如何成為環境的一部分並與自然發生聯繫。 【活動時間】 2021年10月30日 16:00-18:00 【活動地點】 卷宗書店(上海市靜安區西藏北路88號盈凱文創廣場UCCA Edge 三層) 無法到達現場的觀眾可掃描QRCODE以直播形式觀看本次活動。 深入閱讀
《無境×無域》THAD×JJP青年建築師論壇
2021-10-25《無境×無域》More than Vernacular ▍THAD×JJP青年建築師論壇 ▍ THAD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JJP 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清華設計系列講堂」,長期邀請國際設計團隊對談併展覽交流,10月28日偕本所合辦青年建築師論壇,以遠距方式直播呈現,歡迎連線加入。 1958年成立的清華大學建築設計院,與1981年創立的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俱是觸及廣泛建築類型、人文底蘊厚實的設計執行團隊,在參與了近半個世紀以來的城鄉發展後,各推派兩位新生代建築師,共同針對當代建築設計的人文環境脈絡,以《無境×無域》為題分享創作歷程,融合地域環境的思路,再藉由資深建築師交互評點,激發創意火花。 ▍對談講者 ▍ THAD 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建築師 - 吳婧雯《大同古城鼓樓西街歷史文化街區核心區改造》 THAD 第五分院總建築師 - 屈小羽《國家植物博物館》 JJP上海設計執行副總監 - 楊念恆《西安環普產業園》 JJP 設計執行副總監 - 曾彥智 ▍點評嘉賓 ▍ THAD副院長 副總建築師 劉玉龍 THAD副院長 副總建築師 任飛 JJP 創辦人 潘冀 JJP 主持人 蘇重威 ▍直播連結 ▍ https://live.polyv.cn/watch/2601819 深入閱讀
《護國群山—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篳路藍縷》海洋大學優質企業人講座
2021-10-25JJP創辦人潘冀建築師於10月20日應「海洋大學優質企業人講座」之邀,以《護國群山---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篳路藍縷》為題,從熱搜關鍵字「護國神山」為發想,經由JJP實際參與的設計經驗,與同學分享影響台灣高科技發展的眾多產業,一窺建築設計的真實面貌。 潘冀建築師依循著「群山現身、群山效應、迎向新議題與新挑戰」之演講脈絡,從1982年落成的竹科大門開始,到2021年原地重建的新三期標準廠房,四十多年來JJP不僅與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一同成長蛻變,亦積累了許多尖端科技與專門性技術之設計、研究、協調等執行繁複工程的能力。 演講最後,潘冀建築師以「敬天愛人•尊重自然」與所有同學互相勉勵,期待這段篳路藍縷的實踐經驗,成為珍愛土地、關懷環境的行動力量。而海洋大學前校長張清風亦回應講題,鼓勵同學「一定要走出自己的小框框,打開視野,努力跨出去。」 深入閱讀
CHCC2021專題分享:《地震帶上的偏鄉醫療》
2021-10-1810月14至16日於深圳舉行CHCC醫院建設大會,邀請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專題演講。潘冀建築師、鄭榮裕建築師、黃種財副總及所內參與社福醫療的專案團隊,以《地震帶上的偏鄉醫療》為題,透過影片講述事務所40年來投入的偏鄉醫療與扶弱使命。 台灣地區不僅位於亞洲地震頻繁之處,更被太平洋環流包圍,颱風不斷,這些天災帶給台灣無情的衝擊,但是透過「偏鄉醫療」的建設,地方醫院能在關鍵時刻提供守護與即刻重建的力量。 其中,JJP參與過埔里、屏東、花蓮、台東及外島等偏遠社福醫療設施設計,本次專題藉由埔里基督教醫院在九二一震災的角色、災後醫院發展及演變,討論「地殼斷層與資源斷層」,透過屏東基督教醫院探討「篳路藍縷到共榮創生」,及從台東基督教醫院的經驗分享「延伸觸角擴張邊境」之主題。 建築師必須樂於接受環境挑戰,在資源受限中發揮專業,不論地震、風災、水災,或是交通運輸限制等,都能抱持正面的態度完成每一項任務。 深入閱讀
潘冀建築師應邀擔任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AMP)評審
2021-10-07近年來,經由各類設計獎項的大力推展,建築從經典的美學空間,呈現多元的跨界連結。 JJP創辦人潘冀建築師今年接受了不同獎項的評審邀約,包括第八屆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評審、2021未來建築師畢業設計作品大展、2021 Architecture Master Prize( 簡稱AMP ),及2021台灣建築獎,潘冀建築師以專業建築的角度,從全球創意發想中,尋找具有深度的設計方案。 其中AMP獎項透過網路之線上論述,歷經多年的發展與變革,呼應全球建築和設計的時尚潮流,2021年更增列建築攝影獎,代表「建築」無遠弗屆的跨界影響力。 潘冀建築師表示:「AMP是我今年國內外四件重要建築獎評審之一件,每個獎項都有不同的屬性,『論述』中是否有足夠的量能來傳達『議題』之深度,是我評審的重點。」 AMP評選獎項將通過網路新聞、社群媒體和設計展覽進行宣傳,而2021台灣建築獎的評選正緊鑼密鼓的進行中,對於建築創意之跨界對話,JJP絕不缺席,讓我們拭目以待! 深入閱讀
《又見理想國》王秋華建築師紀念會
2021-10-06王秋華建築師於2021年6月14日擺脫日漸不便的肉身回天家。 集結眾人的關愛,謹於2021年10月23日舉辦王秋華建築師紀念會,為她的新旅程獻上祝福。 【活動時間】2021年10月23日 13:30-16:45 【活動地點】中原大學全人教育村瑞麗堂 (桃園市中壢區中北路200號) 【報名連結】王秋華建築師紀念會 王秋華建築師粉絲專頁連結:每日遇見王秋華 王秋華建築師生平 王秋華建築師(以下簡稱王秋華)出生於1925年8月8日,曾經就讀小說<未央歌>的背景學校:中央大學,受到豐富中華文化滋養與東方哲學和藝術的啟發。1949年,她的父親王世杰與國民政府一同來台,母親蕭德華則是一名畫家,家人在她人文方面的創作、養成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1946年後,王秋華展開她在美國的建築專業訓練,受現代主義洗禮,與古德曼(Percival Goodman)建築師的合作就此開始;設計項目包羅萬象,涵括美國猶太教堂設計、市立小學設計、美國文化研究所設計、大學校園規劃設計…等等。 在1979年,王秋華來到了台灣,自此與台灣展開了一系列濃厚的連結,也是她和潘冀建築師長期合作的開端。中原大學的張靜愚紀念圖書館是她與潘冀建築師在台灣協同執行的第一個案子,1985年建築完成初期時,是台灣的第一座現代開架式圖書館。「圖書館原是我最心愛的建築」王秋華曾說。爾後,她與潘冀建築師合作設計了彰化師範大學、海洋大學、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化大學的圖書館,《商業周刊》第1227期尊稱王秋華為「圖書館之母」。2019年,國藝會宣布第21屆國家文藝獎,由建築師王秋華獲得,肯定她在教育與建築創作上的傑出表現。 主辦: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漢象設計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協辦:中原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台灣女建築家學會、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 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StpJRwzGh4 深入閱讀
〈綠茵上的松果〉中央大學教學研究綜合大樓
2021-10-01建築師雜誌十月號刊登本所設計之「中央大學教學研究綜合大樓」,並以封面的形式與讀者見面。 本案位於校園中軸線上,緊鄰活動熱絡之大草坪,使用空間包括1600席的大禮堂、研究中心,及多功能綜合教學大樓,設計理念汲取「松之果」孕育智慧種子之意,作為概念發展。 其中,大禮堂位於生氣盎然的松林裡,運用松果造型的空間層次,除了表達渾圓雍容的內涵意象之外,更透過空間整合及聲學反射之特質,提供不同形式之音樂演奏、劇場演出、集會演講,及戶外活動之連結使用,擴大了舞台使用的各種可能性,不僅可作為校內教學與藝術活動使用,亦成為大桃園地區的文藝殿堂。 本案施工期超過十年,在公共工程制度未臻健全的階段,事務所與校方並肩協作,搭配不同時期的施工團隊,最終在創意、品質與制度間找到出路。 相關連結: • 建築師十月號報導 • 「中央大學教學研究綜合大樓」設計說明 深入閱讀
JJP Design Forum NO.103 何崴丨鄉村、建築與自然
2021-09-24近年來,中國自上而下驅動了新一輪的鄉建,在文旅融合的當下,大批建築師離開喧囂的城市,投入鄉村建築的營造工作。其中何崴教授及其團隊是較早一批進入鄉村的建築師,他們持續關注中國鄉村的現實問題,並帶著思考與探索精神完成了一系列矚目的鄉村規劃與改造項目。 此次的主題演講將從何崴教授從自身教學、研究和實踐出發,分享自己對於近年來中國鄉建的若干思考,討論建築與鄉建,自然等問題。 【活動時間】 2021年9月25日 週六 14:30-16:30 【活動地點】 之禾空間ICICLE SPACE 上海市閔行區合川路2570號,科技綠洲三期2號樓2F 無法到達現場的觀眾可掃描QRCODE以直播形式觀看本次活動。 深入閱讀
<競圖首獎> 岱山縣雙峰新城學校概念性方案設計
2021-08-16岱山縣雙峰新城學校新建項目概念性方案設計日前公佈評審結果,JJP團隊獲評委高度肯定,贏得首獎。 本案位於舟山市岱山縣,預計建設九年一貫制學校和一級標準幼兒園各一所,中小學總樓地板面積為42,163㎡,幼兒園總樓地板面積為4,717㎡。作為雙峰新城的第一所學校,我們期望能打造一個體現創新教育思維、打破傳統教學空間框架的校園。 為了呼應岱山特殊的「群島」地景,我們以「跳島」作為本案中小學的設計主題。教室藉由簇群式組織,圍合出開放的場域,置入學習、交流、展示等多功能共用空間;而每個教室簇群形成各具特色主題的綠洲島嶼,並以如同流水的曲線連廊串聯,讓學生如「跳島」般穿梭其間,互動交流,打破學習的界限。 幼兒園做為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源頭,我們以基地的起源 - 「鹽田」為設計概念發想,並以「結晶鹽」之意象組織幼兒園空間。錯落堆疊的教室量體,營造出層次豐富的教學及遊樂空間,從空中鳥瞰有如一片「鹽田」般之景緻。建築立面的開窗形式同時呼應著鹽的晶體結構。新生的建築與基地的歷史產生趣味又饒富意義的連結。 面對新時代教育的變革, JJP積極運用創新思維,重新構築校園空間的規劃與佈局,創造多元活動空間,最大限度地引導並鼓勵交流;同時通過色彩計畫、立面表情及對在地元素的回應,塑造有活力、有溫度的新城校園。 深入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