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築師雜誌》6月號報導「校園書房」危老重建

    《建築師雜誌》6月號報導本所設計之「校園福音團契綜合大樓」1~2樓即為傳揚基督福音的「校園書房」。 位於台灣大學對面、公館商區的地標「校園書房」,老舊的四層建物曾經吸引無數年輕人來到這裡,過去40多年來,持續於公館鬧區傳揚基督福音,長期以來空間不敷使用,故決定拆除重建。並於2016年委託本所設計規劃「校園福音團契大樓」。本案最大的考驗在於基地僅有415㎡,卻須兼顧多樣使用機能及空間效益,重新塑造大樓的全新面貌。 為延續傳承「校園福音」的願景,本案以「使命與呼召」為主題。運用聖經中一句激勵人心的話「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經由設計手法轉變成大樓外牆的開窗序列,沿著牆面安靜地向世人傳遞信息。十字架以內嵌的方式,置於大樓頂端,透過光影變化來形塑日夜表情,吸引街道上人群的目光,並激起行經路人對室內活動的好奇。本棟大樓在極有限的條件下,兼顧各種空間機能及使用效益,呼應周邊熱鬧商圈之多元環境。 相關連結: • 《建築師雜誌》報導 • 「校園福音團契綜合大樓」設計說明   深入閱讀

  • JJP Design Forum No.102 黃文菁:心之所向 Color, Sound and Beyond

    當下獨立女性日益撐起各個領域的一片天地,已成為不容小覷的中堅力量。2021年JJP Design Forum將邀請6位獨立女性建築師,從她們的視角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女性的世界不應該只有感性生活的限定,也充滿智慧、勇氣和理性,她們打破界限、嘗試、思考、突破,並“喚醒設計的另一面”。 本期嘉賓邀請到OPEN建築事務所創始合夥人黃文菁,代表項目:歌華營地體驗中心、田園學校/北京四中房山校區、清華大學海洋中心、深圳坪山大劇院、上海油罐藝術中心、UCCA沙丘美術館、山谷音樂廳、上海青浦平和雙語學校等。 自2008年起,JJP Design Forum與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合作舉辦了90餘場講座,2020年攜手SKP RENDEZ-VOUS圓滿完成了第100場講座。講座內容涵蓋了建築、室內、景觀、產品、服裝等設計領域,講座中提及的設計思想與最新動態,為在校學生及相關從業人員提供更廣的視野及專業深度。 【活動時間】 2021年5月29日 週六 15:00-17:00 【活動地點】 RENDEZ-VOUS 北京市朝陽區建國路86號 SKP-S 2F 無法到達現場的觀眾可掃描QR CODE或點擊下方網址,以直播形式觀看本次活動。 JJP雅庄设计讲座 | 黄文菁:心之所  深入閱讀

  • 〈建築師雜誌〉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獲刊封面

    本所設計之「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獲刊於〈建築師雜誌〉2021年5月號封面。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由衛生局委託長庚醫療財團法人BOT,歷經2年都審、環評、水保與坡審,全案僅耗時4年完成設計與興建的任務,時程甚具挑戰性。本案獲得黃金級綠建築、銀級智慧建築、BIM等相關認證,營造「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正向能量,並榮獲第三屆新北市都市設計大賞之《規劃設計類》特別獎。 本醫院為地下3層、地上15層,設有38個醫療專科,總床數達1,000床之教學級綜合醫院。為了落實人本醫療精神、平衡在地照護資源,以都市轉型之未來願景為概念,導入在地文化之區域特色,塑造具溫暖活力色彩之全新醫院形象。  深入閱讀

  • 〈JJP潘冀建築講座〉陳潔生建築師出席演講

    由本所創辦人潘冀建築師捐贈,成功大學建築系主辦的〈JJP潘冀建築講座〉邀請本所陳潔生建築師演講,主題為〈淺談「潘冀聯合建築師」的組織變革、典範移轉及人才培育〉,分享JJP成立超過40年因應環境變化所面對的挑戰。 陳潔生建築師開場簡短介紹事務所後,以自身EMBA的論文研究與經歷,闡述建築人所需的背景及文化養成。他提到:「建築人應以『π型人』為目標,精進專業內容,同時修養經營管理能力及相關跨領域的知識及策略。 當天演講互動熱烈,系上將其申請為「通識認證講座」,下學期將由本所趙化宇建築師出席演講,後續活動通知詳成大建築系系辦。  深入閱讀

  • 永聯物流楊梅倉儲園區榮獲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設計獎 – 工業建築獎

    「2019-2020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設計獎」於4月30日公佈: JJP以永聯物流楊梅倉儲園區榮獲“中國建築設計獎·工業建築獎”二等獎。 「永聯物流楊梅倉儲園區」以現時物流運籌的速度與流動感為發想,外觀採用60度斜角水泥板帷幕外牆設計,整合室內側外牆抗風樑柱、陽臺、貨車停車格、排煙口、空調設備與結構系統,兼顧機能又創造出具動態感的視覺效果。「立體堆疊」的三層倉儲是本案特色之一,為滿足三層空間卸貨區最大值,卸貨區除了設置於第一層樓兩側,二、三層皆以簡明的貨車坡道通達地面。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設計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是由中國建築學會主辦的中國建築設計領域最高榮譽獎項之一。本屆獎項中,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的設計的「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園藝小鎮」獲得城市設計類二等獎;都市實踐的「深業上城LOFT」獲得公共建築類二等獎;杭州中聯築境的「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獲得歷史文化保護創城創新-歷史環境類二等獎。   相關報導&其他得獎作品: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設計獎評審結果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設計獎完整得獎名單 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園藝小鎮/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深業上城LOFT / URBANUS都市實踐 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 中聯築境    深入閱讀

  • 〈世界閱讀日〉蘇重威建築師分享旅行帶給人生的紀念品

    響應2021「世界閱讀日」(World Book & Copyright Day)的全球性活動,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以閱讀背包客為主題,邀請蘇重威建築師前往分享「旅行帶給人生的紀念品」。 蘇建築師以「旅讀大師」的身分,由工業發展演進的角度介紹倫敦、紐約地鐵兩個世界上較早的公共運輸系統的車站特徵,並由工藝與地理切入,訴說巴黎的人文與特意將花崗石基層露出的斯德哥爾摩地鐵車站。此外,蘇建築師也分享日本山手線隨著城市發展串聯起來的東京市區,以及華盛頓特區拮取國會山莊的拱頂建築轉換成地下車站的構造語彙。種種以國際視角為基礎的分享,帶領現場聽眾踏上了一趟國際都會之旅的視覺饗宴。 於演講中後段蘇建築師則回到即將通車的臺中捷運,以極強的在地性論述從車站看城市的文化,帶領大家走入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八個車站,說明如何從發想理解台中城市歷史並尊重在地文化,進而打造出的一系列的車站地景。這些車站不僅挑戰營建工藝,更是城市文化的衍生。在設計的過程中,事務所創辦人潘冀建築師更親自為八個車站揮毫了 薈、 翔、 笙、 川、疊、 光、 織、 鷺的代表字,寫下屬於每個車站的意象,試圖在列車與人潮與城市快速匯集流動轉型之中,傳承民眾對土地本身的記憶。   相關連結: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活動專頁 蘋果日報 - 國內唯一全線高架捷運 中捷城市移動新體驗!這點大勝北捷文湖及環狀線   深入閱讀

  • 《營建精英日誌》張曉鳴建築師受訪系列報導

    由詹氏書局負責採訪、編輯、發表之《營建精英日誌》,日前邀請JJP張曉鳴建築師針對國際情勢,進行建築師執業內容及事務所營運策略訪談。 受到中美貿易戰及Covid-19疫情影響,2020年台商大幅回流,為營建產業帶來相當幅度的波動。設計上的挑戰如綠建築、智慧建築、健康建築等議題,都是建築師需不斷的精進的領域,才能面對大環境所帶來的考驗。 張建築師補充:「以JJP和成大產學合作的JJP Lab為例,在規劃設計前期,針對基地的日照、風場預作模擬,藉由專業電腦軟體分析,取得更詳細的資訊,進而能夠真正回應使用者的需求,為其量身訂做,提高建築帶來的價值。」 更多專訪內容,4/15起詳見詹氏書局官方網站及Facebook粉絲專頁。 詹氏書局官方部落格專欄 詹氏書局Facebook粉絲專頁  深入閱讀

  • 台中綠線4/25正式通車

    台中捷運綠線全線16.51公里,東起北屯松竹路捷運機場,西至烏日站銜接高鐵,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市政府至舊社等8處捷運車站,並獲得第18屆「國家建築金獎」《規劃設計類》公共建設優質獎。 以輕、簡、透的手法傳達「匯流」概念 台中綠線車站輕巧通透,提供列車與人潮間快速匯集與流動的服務,綠線的電聯車在中運量載客數、單側車門數都是台灣最高,高架車站結構設計採24~28公尺大跨度不落柱的構造方式,配合站體的斜向動態造型,採用相同斜率的斜向框架,從內到外展現表裡如一的整體視覺美感,創造穿堂層全景無阻礙的寬廣視野,提升中台灣的都市移動新體驗。 人潮匯集的市政府站西臨市政中心及歌劇院,除承接地面進站人潮,未來還將銜接捷運藍線地下站及西側密集的乘客,空間概念上加寬了立體天橋連通穿堂,造型則簡化流線彎折曲面,反應綿密的匯流人潮,隱喻台中地區傳統產業轉型至科技的過程,也陸續呈現在各車站結構及建築細部處理中。 結合城市遠見的移動補給站 月台層所需各類管線,整合至懸吊式的楔型設備帶,讓乘客在獲得聲光資訊的同時又能安全快速移動。結合綠色交通概念的車站不只提供運輸轉乘,也是一處移動生活的支援補給站,站內提供廁所、茶水間,以及手機充電、輪椅充電等功能,搭配親切明亮的視覺風格,成為市民城市生活的依靠。   詳細作品介紹:台中捷運系統烏日文心北屯線  深入閱讀

  • 〈閱讀背包客的跳島小旅行〉2021世界閱讀日活動即將開跑

    配合「世界閱讀日」(World Book & Copyright Day)的全球性活動,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今年準備一系列活動邀請民眾共襄盛舉,並邀請蘇重威建築師以「旅讀大師」的身分於本週六(4/24)參與分享。 本次講堂由蘇重威建築師及知名暢銷書作者陳忠利以「旅行帶給人生的紀念品」為主題,闡述不同交通工具的旅行方式帶給民眾的生活體驗。蘇建築師將分享世界各國的大眾捷運,帶領大家閱讀各種尺度的車站系統,並以台中捷運綠線為例,用說故事的方式呈現都市的風貌與文化。 捷運車站不僅融入了蛻變中的台灣城市光景,更成為人與都市的互動媒介,串連生活與空間,成為生活與文化的展示窗口。隨著捷運系統連結城市中的不同空間,透過人潮的流動,結合地方文化與資源,呈現城市運輸系統中每一個站體獨一無二的個性。經由「此時此地」的空間特質與周圍環境讓使用者產生交會,在車站交替之間,深刻體會每一處的人文風景、城市變革與獨特魅力。 詳細活動行程,歡迎參閱下方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活動網站或Facebook粉絲專頁。 相關連結: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閱讀背包客的跳島小旅行〉系列活動首頁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Facebook粉絲專頁  深入閱讀

  • 〈後疫情時代的設計實踐〉JJP LAB至KOHLER亞太區代理商大會分享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類生活方式,也翻轉了傳統的建築思維,因應後疫情時代,日前本所協同主持人趙化宇建築師受邀至KOHLER亞太區代理商大會分享:建築師面對後疫情時代所思考的設計實踐。 趙化宇以歷史與觀念技術應用的發展回顧開場,分析疫情前後國際環境相關議題的變化與設計趨勢的改變。他說明:「JJP Lab自2020年3月開始研究新冠肺炎對於建築所產生的影響與衝擊,分別從國際競圖、辦公與醫療建築等類型建築,應用最新環境效能的觀念與技術。結合在地的產學合作優勢,透過專案的實踐,從都市、鄰里、建築到室內空間設計,對各種相關議題與趨勢做不同尺度的回應與探索。」 針對「後疫情時代的醫療空間規劃」,透過立體及平面管控配置、系統模擬的通風採光設計、人員分離動線規劃、AI智能監控等措施,為未來的空間設計提供健康導向的建築思維。  深入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