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assenger Terminal World 2023年度專刊中,以高雄國際機場的3D設計圖為封面,並在內頁做了六頁篇幅的專題報導。
本案由JJP負責航廈基本設計,April Yang Design Studio驚蟄國際顧問公司負責機場綜合規劃,以及TECG台聯工程顧問公司負責基礎設施基本設計,一同塑造高雄國際機場的未來新風貌。
作為南台灣的重要門戶,高雄國際機場擔負了龐大的航空運輸量,因此航廈設計是以2045年時服務國內線加上國際線的總運量一千六百五十萬人次為目標。
本篇報導特別針對此案的定位、設計目標及概念發展來著墨。高雄國際機場的規劃與設計是以現存的機場範圍為基礎,將既有設施做最大化利用。JJP希望將未來的航廈空間使用與既有的航廈空間整合,使空側設施得因應實際運量需求進行彈性調整,陸側方面則整合各項設施,並強化機場聯外的交通轉乘,以及餐飲、購物、商業等複合機能。
新航廈設計結合運輸、產業、海洋及文化的意象,打造屬於高雄海洋之都的國際機場。建築頂棚造型以翱翔天際的海鷗與連綿不絕的白浪為概念,而深具特色的大跨距結構則取經自美濃紙傘,轉化室內空間為傘下的都市戲棚。從屋頂自然灑落的天光,打造出明淨敞亮的航廈空間,除為旅客提供清楚的行進指引,更能從日照的變化中,感受南台灣的魅力。
機場的購物空間將會大出目前設施所給予的條件;商舖與餐飲區採開放式配置,呈現如屋簷下的島座,島座約兩層樓高,並留有大型門面供做品牌形象使用,意在增加不同形態的消費體驗。此外,新的設計規劃將原有地面停車場地下化後,創造大片綠地,由此延伸出一個新的都會公園,擴大市民的休憩空間。為鼓勵乘客使用大眾運輸,JJP更將捷運與航廈加以整合,打造智慧永續航廈,創造前瞻性,也為環境帶來正向影響力。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