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總圖書館競圖

圖書館城市定位
新竹市近年來投入大量公共建設串聯騎樓、人行步道、水渠、綠帶,以建構獨特之「步行城市」。而基地比鄰演藝中心及位於舊護城河上,可視為綠帶的延續並促進城市活動由東城門往竹北方向擴展,讓圖書館成為城市脈絡的一部分。新建的圖書館、文化局與既有演藝廳圍塑各自的公共空間、使商業、展示、藝文活動集中朝向廣場設置,讓文化廣場相互支援產生多樣化的可能性,並以GLAMP (藝廊/圖書館/典藏/博物館/表演) 精神重新塑造文化公園的新定位。

設計發展構想
聚:圖書館、文化局與演藝廳圍成合院般的文化廣場,共享共榮廣場活動。
繫:以帶狀地景量體居中牽繫南北綠園道,讓新竹城市綠軸趨於完整。
藏:以串連各樓層的集中式「書核」塑造室內場域精神,並有助於書籍集中管理、減少高書架分佈,有益於提升閱覽區的通透性、以及跨界交流合作的空間彈性。
雲:以建築回應知識數位化與雲端系統,塑造漂浮於空中之雲端圖書館。除了讓閱覽區擁有更寬闊視野,雲端南北兩端朝向南北綠帶,從遠眺中探索城市風采。
融:雲端圖書館內設有閱覽室、城市沙龍展示廳、文化講堂。定位為圖書館與文化局彈性共用的設施,亦能促進兩單位跨領域舉辦精彩活動與城市導覽。
合:以圖書館裙樓、文化局、雲端圖書館共同型塑通往演藝殿堂的入口意象。

以當代材料呼應傳統工藝精神
60年代新竹玻璃藝品技術廣泛流傳,帶動家庭代工的興起,全城鎮「客廳即工廠」的榮景讓新竹有「工藝之都」的美稱。當代的新竹市圖書館建築如拉絲玻璃藝品般的流線造型下,隱約顯現如高科技產業的紫銅金屬光澤,再搭配如古城門的米白色崗石,新舊材料交織呈現手工技藝與材料之美,喚醒市民昔日光輝的工藝年代。

總結
「新竹文化圖書館」超越單體建築設計思維,以都市樞紐思維結合環境資源、城市形象、記憶整合,成為市民朝夕生活與保存記憶文化的知識核心。

 

相關報導:

義大利THE PLAN建築設計獎 – 決選作品介紹

英國OPAL建築設計獎 – 優勝作品介紹

美國IDA設計獎 – 建築類佳作獎項介紹

得獎紀錄: 義大利THE PLAN建築設計獎 – 決選、英國OPAL建築設計獎 – 優勝、美國IDA設計獎 – 建築類佳作

類別: 文化展覽、紙上建築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