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滄院前社建築改造
A. 設計內容
改造分4個階段:
第一階段:建築立面改造及環境更新設計: 院前社北側入口到龍眼廣場-大河角-中心水塘周圍
第二階段:建築立面改造—龍眼廣場-大河角-中心水塘周圍(27棟)
第三階段:建築立面改造—院前社有意願改造居民民宅(8棟)以及南側入口到中心水塘(10棟)
第四階段:建築立面改造及坡屋頂改造—北側入口到中心水塘建築改造(4+6棟)
B. 設計的過程與思考
第一階段: 引用臺灣、澳洲的鄉村建設案例及建築改造案例,針對社區軟體建設上提出建議;建築設計上相對比較大膽,介於周邊的閩南老厝較多,設計重點考慮在不讓新建築的量體與材質對現有的村落機理產生很大的影響,譬如輕鋼結構、玻璃等,讓新舊建築能夠產生對比。
第二階段:業主提出專案工期短,能夠快速施工、儘量簡化的設計。我們提出預製輕鋼架的做法,不去觸碰建築民宅本身本體的部分,通過外掛輕鋼架,置入植栽牆或爬藤的做法,讓村落的綠意能夠從地面生長到牆體,甚至到屋頂。
第三階段: 我們考慮立面改造風格為現代風格,但在一層的部分能夠跟周邊的老建築有所呼應, 即通過立面橫向分隔參照閩南古厝的比例,挑簷,牆體,線腳,基座等。二層以上的部分儘量簡化。儘量採用當地的傳統材料,紅磚,仿磚勾縫,仿石漆等等。
第四階段: 從村民生活空間特點出發,讓農村傳統生活模式與行為得以延續,設計重點在恢復”埕”空間, 在緊湊的村落建築機理中,釋放與搭建鄰里與親人可以互動交流的公共空間,以期解決農村現代化發展中斷裂的文化的問題。建築外立面改造儘量簡化,採用傳統材料與工藝。
類別: 舊建築再利用、紙上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