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美術館出入口改建
“建築是凝結的音樂” — Frederick Wilhelm Schelling.
原有臺北市立美術館是由方管幾何的元素組合而成,而在這方管之間組合及交錯的韻律形成了美術館獨特的美感,就如同音樂一樣。
美術館大廳增建的主要概念是希望這大廳不僅是一個新舊之間的空間過渡,同時也能創造出一個可以讓到訪人們感受到原有建築之美的仲介空間,藉由在新舊之間置入的一個坡道,邀請訪客沿著既有的建築立面緩緩上升,提供了有別於以往慣有的觀賞視角,光線沿著新舊之間的天窗灑下,舊有的建築體在空間中造成了一種獨特的美感,讓人沉浸於時間靜止的氛圍中。建築立面不再是單純的表像外觀,同時也是展場中的一件大型藝術品,順著坡道以不同角度欣賞這作品,而這大型量體又將其它展示品涵蓋其中。在坡道另外一側連接著新的展覽空間,錯落在舊有的立面之間,樓板就像五線譜,而舊立面的方型開口有如音符般上下跳躍著。
增建部分造型採用相同的方管造型,方管外觀採用槽型玻璃呈現半透明的白色調,與既有的白色立面相呼應。夜晚如燈籠般的效果,成了平日表現燈光藝術及預告節慶展演的最佳活動看板。
本館增建主要目的,是將既有建物出入口從北側改到南側,並以人行空橋連接南方計畫辟建的公園,西側馬路對面未來的城市博物館以及捷運站,成為未來臺北市博物館區的動線樞紐。內部主要服務空間包含餐廳、咖啡廳、博物館店、書店、紀念品及展覽空間等。
工程地點: 台北
基地面積: 4,304 m²
總樓地板面積: 3,450 m²
設計人員: 潘冀、李翩、詹佳芳、梁建元、曾彥智
類別: 文化展覽